说起黄忠,我们想起的是定军山斩夏侯;“五虎上将”之一;绝杀技百步穿杨,箭法了得。
同时我们还会情不自禁在他前面加上老将二字,于是关羽说:“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”。
根据《三国志》对黄忠的记载:“自葭萌受任,还攻刘璋,忠常先登陷陈,勇毅冠三军。
黄忠的勇猛是毋庸置疑的,但是他的英勇事迹都是在跟随刘备之后。
所以诸葛亮说:“忠之名望,素非关、马之伦,而今便令同列”。
可见黄忠早年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名气,顶多算小有名气,在当地还算镇得住,但是也没什么大的战功,名声没有传出去。
难道黄忠的武功是从中老年开始学的,那显然不太现实。
那黄忠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,但因为性格的原因,为人老实又不爱出风头,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,只想讨个老婆生几儿子过平平安安的正常人的日子。
但是在三国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平安哪里是那么容易说的,后来发生了黄巾之乱,他就带着妻子逃避到荆州。
在刘表手下当个步兵头,由于他不喜表露自己,为人低调所以无人知道他的才能。
凡人之武力,与年龄有必然关系,此乃常识。黄老将军年逾古稀,仍然驰骋沙场,“勇毅冠三军”,不能不令人惊叹。由此可以想象,黄忠年轻时该是多么勇猛!
除此之外,个人认为黄忠被埋没了二三十年,还有以下四个原因:
一,黄忠家门不幸,导致意志消沉,无意于功名利禄。
黄忠到中年的时候,他老婆突获喜讯,有喜了。这本来是一件好事,准爸爸,马上就要喜当爹了。
可是没过多久,他老婆难产死了,这件事情对黄忠刺激是非常大的。所幸他老婆在临死之前还给他留了一个大胖儿子叫黄叙。
他妻子死后,黄忠一直没有续弦,可见他跟妻子的感情还是不错的。
古代医疗不发达,妻子难产而死是常有的事。把儿子拉扯大,父子相依为命也还算不错。
可是后来又来了一场大瘟疫,当时荆州的孩子是十有六亡,他的小孩也没保住,死于瘟疫。黄忠受了这个刺激后就一直郁郁寡欢,整天皱着眉头。
中国有句古训叫:“遇沉沉不语之士,切莫输心”。
就是说你平常遇到不爱说话不爱表露心声的人,千万不要跟他推心置腹。现在黄忠在领导眼里恰恰是一副沉默不语、天天郁郁寡欢,而且不怎么说话,很阴郁的这样一个状态。
你说你要是领导你敢提拔这样的人吗?你不知道他心里憋着什么事。这是其一,这是黄忠不受待见的一个原因。
其二,佞臣当道,排挤忠良。
黄忠在丧妻绝子之后,他的好朋友刘磐过来找他,就说,你别在这自怨自艾了,天天顾影自怜的不是这么回事,大丈夫你得建功立业,你跟着我混吧。
黄忠一想,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,行啊,跟着你去混口饭吃也好。
这个刘磐是什么来头呢,他跟刘表有点亲戚,是刘表的侄子也可以说是干儿子,史书上记载是刘表从子,等于说他打算把黄忠拉到荆州混饭吃。但当时荆州表面上说话算数的是刘表,但实际上,刘表不拿事,拿事的是蔡瑁。
蔡瑁这个人史书上估计公认他是小人,我们看看曹丕对他的评价,曹丕说:“佞邪秽政,爱恶败俗,国有此二事,欲求不亡者,不可得也。袁绍亡于郭图、审配,刘表昏于蔡瑁、张允。”
袁绍是不是亡于郭图、审配,咱们不能有这个定论,但是你要说刘表昏于蔡瑁、张允,这个有一定的依据。
你想想蔡瑁都向曹氏家族投降了,曹氏家族还这么评价他,可见蔡瑁这个人品行有问题。
当然这里我替蔡瑁说句话,蔡瑁蔡将军这个人在早年间还可以,不是那么一无是处,他在江夏当太守的时候,无论是政声还是官箴,还都可以,当地老百姓对他没有太大的非议。
也可能是人到中年之后,渐渐变得贪残酷烈,既贪财又狠毒,慢慢的蜕变了,这是他在人品上的蜕变。
他在政治立场上也有蜕变,早年间的蔡瑁是个什么人呢,协助刘表,内平贼寇,外御强敌,那也是个铁杆鹰派。
他是一个奋发有为之人,那时候谁敢跟荆州挑衅,蔡瑁就一句话:“打啊,不打不足以凸显我荆州大邦之威武”。
但是到了中年以后,又有人禀告:“蔡将军又有贼寇犯境了。”蔡瑁就说,“实在不行给点儿钱算了,别让他闹了。”这么一个息事宁人的态度。
有人就问了,他怎么到了中年以后息事宁人了呢?
有人从生理学上解释,就说早年他是不是肾上腺激素过旺,到了中年肾上腺分泌没那么旺了,慢慢把情绪淡下来了。这也是一种说法,但不是最主要的。
最主要的是,蔡瑁急于夺权,为什么这个时候他急于夺权,因为随着他人到中年,刘表的岁数也大了,刘表已经快要性命垂危了,他要在刘表临死之前,让蔡氏家族盟主荆州。
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铁律,就是说但凡一个政府首脑专注于争权夺势的话,他不敢轻启边衅,就是不敢轻易对外发动战争,他没那么大的精力。战争一旦发动了,他哪有精力党争内斗,排斥异己啊,没这个精力了。曹操的几次内乱都是因为他在外征战无暇顾及。
闲话先不扯,早年间蔡瑁是个鹰派,积极有为,到了晚年蜕变过来了,这就跟刘磐和黄忠有冲突了。
我们看看刘磐是什么人,史书上记载:“刘磐骁勇,数为寇于艾、西安等诸县,忠丛之。”
就是说刘磐四处进击,四处开疆拓土,黄忠也随着他转战南北,等于说是一个鸽派一个鹰派,这个矛盾是水火不容的,再加上刘磐在蔡瑁眼里属于不明飞行物,就是说这个人派系不明,既不是刘琮派,也不是刘琦派,好像是只忠于刘表。
蔡瑁跟他二姐是想构建以蔡氏为核心的小集团,他肯定想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”,你和黄忠你们俩人去给我守边境去,把他们俩贬到政治中心之外了。这是黄忠不受重用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
第三个原因是时乖命蹇,遭遇强敌。
我们大家想不到黄忠第一次出道碰到的对手是谁,太强悍了,他第一次出道就碰上太史慈了,太史慈是什么人,用一句诗来形容:“姓名昭远塞,弓马震雄狮”。那是东吴了不得的一员猛将,孙策跟他大战了一天一夜才把这个人给收服。
太史慈是不错,大家常爱打游戏的知道,你想通关肯定得先打小兵,先打小兵慢慢最后才是BOSS。
老天爷为黄忠规划的职业生涯不太合理,一开始让他先遇到BOSS,没积攒什么军功,这个对黄忠来说有点儿太残酷了。
有些黄忠的粉丝就说,太史慈就算挺猛的,黄忠也不差啊,黄忠可以怼他啊,黄忠箭法也可以,这俩人应该说是不相伯仲的一个水平。
好,咱们就假设黄忠和太史慈不相伯仲,但是我们知道古代打仗不光看将领之前的本领,主帅之间的素质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,黄忠跟太史慈是差不多了,但是刘磐跟孙策比起来差远了。
就好比两个人去赛车,开的都是保时捷,车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,那得看谁的驾驶技术好了。孙策的驾驶技术无疑是高超的,曹操集团的重要谋士刘晔形容孙策说:“孙策多谋而善用兵”。
但是刘磐他的驾驭程度是什么样,这个无从得知。如果说给这两队组合分别每一个人都评一下分的话,孙策能评九十,太史慈也是九十分,黄忠也不差也可以八九十,刘磐顶多六十分。
你这么一比下来,一个一百八,一个一百五,还是逊人家一大截子。黄忠刚出道就被人卡住了,这个有点儿冤枉。这是第三个原因。
第四个原因就是曹操失误忽略人才。
最后我们知道荆州到了曹操手里边,要以往,曹操那种爱礼贤下士的性格,他夺了荆州以后,他第一个跑去找黄忠,然后拉着黄忠的手说:“吾能得黄老将军,天下不足虑也。”
但这次曹操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,把黄忠忽略了,他没去找黄忠,因为他心里藏着别的事,他想着我要平定江东,成一统大业。这时候曹操已经五十五岁了,他想我怎么着也在花甲之年以前把天下打通了。
贾诩曾经劝他不要太急功近利,贾诩的原话是这样:“明公昔破袁氏,今收汉南,威名远著,军势既大;若乘旧楚之饶,抚安百姓,则江东之众可不劳而稽服矣。”
意思就是说,你看以我中华之地大物博,人才之众,你只要治理好了,像孙权那点化外之地,你不用征伐他,三五年之内,他就向你拱手称降了。
而且贾诩分析到,战争毕竟是政治斗争的延续,我们能用政治手段解决的尽量用政治手段,干嘛非得拼个你死我活,周瑜那帮人不是吃素的。
曹操就说,周瑜那帮人不是吃素的,难道我是吃素的?
贾诩一听这个话吓尿了,因为贾诩他心虚啊,他曾经给张绣出了个主意,把曹操的儿子、侄子还有典韦给弄死了,他怕曹操旧事重提。
曹操这时如果突然说一句,就说我的爱子爱将何在,这个贾诩就下不了台了,贾诩就不说话了。就这样,曹操在荆州这一块忽略了一大批人才。岂止是黄忠啊,魏延他不也忽略了吗,还有好多人才怪杰。
如果他这时候能把荆州这些人才都抽空了,都跟着自己,后期诸葛亮想北伐都北伐不了,没人了那都。这是第四个原因。
第五,韩玄设防,难展骏足。
你看曹操不要黄忠了,黄忠就只能跟着韩玄干了,只能委屈一下,但是说实话,韩玄一开始对待黄忠还是挺不错的,他把黄忠当成自己亲爹一样。
黄忠一看行,自己大展拳脚的时机到了,误以为得一明主了。谁知道这个人内小人而外君子,这个人表里不一,他表面上对黄忠挺不错的待若上宾,实际上心里处处提防着他,就跟当年刘表提防刘备一样,“疑其心,阴御之”。
黄忠慢慢就发现,他四周有一些癣疥之疾,譬如说小的战役他派我去平定,中型战役也派我去,但是每到能立大的军功的时候,他不派我,派魏延或者派别的人去。这个令黄忠很不解,其实韩玄有这样一个小算盘,就是你黄忠在这个荆襄之地龙盘虎踞了一二十年,你这个人脉非常的广,这个时候要让你立一些军功,你要功高盖主的话,那长沙太守就没我的份了,直接让你黄忠当就算了,心里是这样防范着黄忠,所以黄忠在韩玄手下也没什么发展。
直到后来刘备来攻长沙,才发现了这匹千里马。他先是随着刘备在荆州打了一些小的战役,威德渐著,名声渐起,大家慢慢都知道黄忠这个人了。
之后,定军山之战一战定乾坤,黄忠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。
那么我们分析一下黄忠为什么能成功呢?主要有四个因素,技能、势位、天时和人谋。技能我们知道,黄忠一直是不缺这个技能的,他本身就有才华,但是他一直没遇到明主,这回遇到刘备了,等于说是钟期既遇,奏流水以何惭。有了刘备他就有了势位。
再说天时,定军山之战的背景是什么,我们要清楚,那是恰值曹操内有忧患无暇他顾,而刘备集团鹰瞵天下奋发有为之时,这是个好时候。要是没赶上好时候,那也白搭。这是天时。
最后一个是人谋,定军山之战要是没有法正筹谋运策得当,那黄忠也难建功业。法正先是出了两个主意,其一是声东击西,其二是围城打援,弄得夏侯渊和张颌两个人手足失措,黄忠这才趁机立了功业。
我们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,有些人他不想耐心的等到这四个因素都聚齐了,刚等了有一两样,抓在手里他就想,我得扬名立万,但是这样你所获得的成功是短暂的,你成功于一时之后,最后你又如流星一般陨落,黄忠是一个很好的案例。
时来天地皆协力,你只有耐心的把这四项因素集齐了,你所获得的成功才是稳固的,才是长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