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弃疾为什么被称“人中青兕”?

辛弃疾为什么被称“人中青兕”?

辛弃疾有被称“人中青兕”(sì)的美名,他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。

古时“兕”是指犀牛或犀牛类动物,这是一种英勇善战的动物,在荆棘丛生的密林中,它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/小时。屈原在《楚辞·招魂》中有“君王亲发兮,惮青兕”,意,君王亲自射箭,瞄准猎物,但又担心击中青兕,而生出祸端。楚人中也有猎得青兕者,三月必死之传。

辛弃疾因父亲早逝,随祖父长大的。祖父将辛弃疾交与诗人刘瞻读书,在刘瞻的潜心教授下,辛弃疾苦读诗书,得到老师的欣赏。刘瞻以教书为乐,因而留于后人的诗文仅三篇。刘瞻还有一个学生,叫党怀英,他和辛弃疾都是刘瞻的得意门生,后人将两人并称“辛党”。党怀英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,而辛弃疾早期则苦读兵书,立志抗金报国,死而后已。

1161年,完颜亮亲率金军南侵北宋领土,百姓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,各路义军纷纷掀起抗金热潮。一腔热血,心怀保家卫国之志的辛弃疾,遂聚集2000余名精壮男儿,投身有着25万人马的起义军领袖耿京,此时辛弃疾才21岁。

辛弃疾在刘瞻老师的教授与自己的苦读下,已是拥有满腹学识,能文能武,耿京的军队得到这样一位全才,自是倍加珍惜,耿京让辛弃疾负责起义军相当于秘书的机要工作,但辛弃疾还是个英勇善战的将领。

不久,辛弃疾又把自己认识的一位叫义端的和尚,以及和尚的一千义军也带到了耿京的抗金队伍。

展开全文

但他万没有想到,义端是贪生怕死之人,不日,这个和尚竟然偷走起义军领袖耿京的大印,然后潜逃,投靠了金军。刚正不阿的辛弃疾,闻听怒火中烧,带兵策马狂追,活捉了义端和尚。

义端自知理亏,跪地哀求:“我知道你是一只青兕,不要杀我。”辛弃疾怎么能轻信如此龌龊小人的嘴脸,挥刀将其斩首。

一年后,金军内部内讧,完颜亮被杀,起义军领袖耿京决定率军回归南宋,便派辛弃疾回去见皇帝,报告这边的情况。

意外就在这时出现了,起义军里面出了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,他竟然谋反,将起义军领袖耿京杀害了,群龙无首,致起义军溃散,张安国投靠金军。

此时辛弃疾在途中闻听耿京被害的噩耗,怒不可遏。有勇有谋,胆识过人的辛弃疾,率领50名骑兵,冲进有5万兵马的金兵大营,成功活捉了正在庆功饮酒的张安国,将他绑于马上,一路狂奔,摆脱追兵,回到南宋,后张安国被砍头处死。

这便是辛弃疾何以被称“人中青兕”的缘由。

回归南宋后,朝廷内部不主张抗金,遣散了辛弃疾带回来的一万多人的起义军,给了辛弃疾一个无足轻重的文官,让这位爱国抗金志士对恢复中原的理想变得渺茫,终是壮志难酬,只能寄于他的词作之中。

谢谢阅读,欢迎关注“诗词与文学”,一起品诗文,欣赏经典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》
亚洲365bet官网

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》

📅 07-16 👁️ 5652
广告公司如何管理销售
亚洲365bet官网

广告公司如何管理销售

📅 07-28 👁️ 1474
9寸等于多少厘米
博大365

9寸等于多少厘米

📅 09-19 👁️ 2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