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看点:近日,卤味行业龙头绝味食品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,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,净利润同比降幅超三成,2025年一季度业绩延续颓势。面对消费市场疲软、成本压力高企及行业竞争加剧的三重挤压,绝味食品的“万店扩张”战略正面临严峻考验。
业绩滑坡:营收净利双降,盈利能力承压
根据财报数据,绝味食品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.57亿元,同比下降13.84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.27亿元,同比大幅下滑34.04%。这一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,也与其“卤味一哥”的行业地位形成鲜明反差。
进入2025年,颓势仍未扭转。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.01亿元,同比下降11.47%,归母净利润1.20亿元,同比减少27.29%。连续两个报告期的业绩下滑,暴露出绝味食品在宏观经济波动与行业竞争中的脆弱性。
三重压力:成本、需求与竞争的“铁三角”困局
原材料成本高企:鸭脖等核心原材料价格自2023年以来持续上涨,挤压毛利率空间。尽管公司通过锁价、套保等手段对冲风险,但效果有限。
消费需求疲软:受经济环境影响,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支出趋于谨慎,卤味零食的“可选消费”属性进一步放大需求波动。
行业竞争白热化:紫燕食品、周黑鸭等竞争对手加速门店扩张,新兴品牌如王小卤等通过线上渠道抢占份额,绝味食品的市占率面临挑战。
战略反思:万店扩张的“规模陷阱”?
绝味食品曾凭借“加盟为主、直营为辅”的轻资产模式,快速扩张至超1.5万家门店,成为行业规模第一。然而,随着门店密度提升,单店营收与盈利能力开始下滑。2024年年报显示,公司门店数量虽保持增长,但同店销售额同比减少15.2%,反映出加盟商经营压力增大,品牌溢价能力削弱。
此外,过度依赖线下渠道也加剧了风险。2025年一季度,线下消费场景受季节性因素(如春节返乡潮)影响,进一步拖累业绩。
展开全文
自救行动:降本增效与第二曲线能否破局?
面对困境,绝味食品已启动多项自救措施:
优化供应链:通过集中采购、数字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;
产品结构调整:加大高毛利新品(如预制菜、休闲零食)的研发与推广;
渠道多元化:发力线上电商、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,降低对线下门店的依赖。
然而,这些举措能否扭转颓势仍存不确定性。业内人士指出,卤味行业技术壁垒较低,产品同质化严重,绝味食品需在品牌差异化与供应链效率上寻找突破口。
行业启示:休闲零食的“规模诅咒”与突围路径
绝味食品的困境折射出整个休闲零食行业的共性问题:
规模与效率的悖论:快速扩张后,管理半径扩大导致运营效率下降;
消费场景单一:依赖线下门店,抗风险能力较弱;
创新不足:产品迭代缓慢,难以满足Z世代消费者对健康、便捷的需求。
未来,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洗牌,具备供应链优势、品牌创新能力及数字化运营能力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。
结语
从“鸭脖大王”到“业绩困兽”,绝味食品的滑坡警示着传统零食企业:规模扩张并非万能药,唯有回归消费本质,以创新驱动增长,方能在存量市场中突围。2025年,绝味能否打赢这场“突围战”,将取决于其战略调整的速度与决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