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基百科中的医学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。如需获取医疗帮助或意见,请咨询专业人士。详见医学声明。
心房颤动(atrial fibrillation,A-fib)又称心房纤颤、心房纤维性颤动、房性纤颤,简称房颤(Af,AF),是各种病理原因导致不规则的心房激动,其节律不整齐且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;属于一种心律不整[9]。
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心电图 胸导联V1的曲线,可看出略微不规律的心率,每分钟跳动 40 次,同时也显示出源自心房除极的P波消失,代以小f波。症状部分无症状/心悸/昏厥/呼吸困难/心绞痛[1][2]并发症心脏衰竭、失智症、中风[2]起病年龄年逾 50[3]类型心传导阻滞症[*]、cardiac fibrillation[*]、abnormal heart rhythm[*]风险因素高血压、瓣膜性心脏病(英语:valvular heart disease)、冠状动脉疾病、心肌症、先天性心脏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睡眠呼吸暂停[2][4][5]诊断方法感觉得到脉搏跳动、心电图[6]鉴别诊断心律不整[7]治疗心跳速率控制或心跳节奏控制[4]患病率2.5% (已开发国家);0.5% (开发中国家)[3]死亡数加上心房扑动=193,300 人 (2015)[8]分类和外部资源医学专科心脏病学ICD-11BC81.3ICD-9-CM427.31DiseasesDB1065MedlinePlus000184eMedicine151066[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]
关于与“心房颤动”标题相近或相同的条目,请见“心房扑动”。
房颤最常见的频率是心房产生不规则的250~600次/分心房激动,造成的心室收缩快且不规则,可达100~160次/分。
心房颤动依心率快慢,分为快速心室反应(Af with RVR)、常速心室反应[10](Af with NVR)、慢速心室反应[11](Af with SVR)。
心房颤动依持续时间长短分为三种,阵发性、持续性及永久性。
阵发性(Paroxysmal)心房颤动,时有时无,持续时间不超过七天。
持续性(Persistent)心房颤动,持续时间超过七天,但仍可以药物或电击整流回复正常心律者。
永久性(Permanent)心房颤动,持续超过一年以上,无法以药物或电击整流回复正常心律者[12]。
心房颤动一开始发生时持续的时间可能相当短暂,但发作时间有可能越来越长、甚至不会缓解[3]。大部分发作时没有症状(英语:Asymptomatic),有时病患会感觉到心悸、昏厥、呼吸困难、胸痛[1] 。心房颤动会增加心脏衰竭、失智症和中风的危险性[2]。
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不整,患者每年有5%的风险诱发中风,心脏瓣膜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甚至更高。抗凝药物,如香豆素、阿司匹林、华法林、达比加群酯用于中风预防。
目录
1 病因与诊断
2 风险
3 治疗
4 流行病学与历史
5 参见
6 参考文献
7 外部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