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劉泉投资笔谈,(https://xueqiu.com/8962128698/221062622)
俗话说“水无常形,兵无常势”,阴阳、正奇、虚实都是基于在同一个“道”的基础上做出了不同维度的展示。今天聊到的《虚实篇》就是在战场上,作为将领把握一切因时因地制宜,灵活运用虚实的原则。
还是按照前面几篇的介绍方法,先把全文提纲挈领的句子摘录出来,结合商业进行进一步阐述。
1、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
思考:先到达战场的,等待对手就掌握了主动,后到达战场的仓促应战就比较疲惫被动。
在商业中,约了和人开会或者谈判,早一点到达会晤地点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。除了我们都知道的这是基本礼仪,表示对这一次交涉的尊重之外,如果是比较重要的谈判,作为参会方提前到达“战场”,熟悉谈判环境有助于自己的谈判节奏。
一个人的气场和空间的结合是需要时间沉淀的,你到了一个地方如果待得时间久一点,那么你个人的气场和那个地方也会结合的更好一些,不信你下次可以试试。
2、故善战者,致于人而不致于人。(这句话可以说是本篇的主旨)
思考:善于指挥作战的人,总是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,这也是虚实的目的所在。
我对这句话的思考更多地集中在作为指挥官,要非常的清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,目标越清晰行动才会越有效。结合到商业,你的每一次投资是为了强化主营业务,还是为了战略上牵制对手,每一次活动是为了增加季度销量还是为了为新品做市场宣传,只有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,才有虚实的使用途径。
再结合第一点提到的早点到达“战场”,也是为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实现“致于人而不致于人”的目的。书中也用几句话举了例子,敌人休整的好,就要想方法让他们变得疲劳,敌人粮食从足,就要想办法使他们饥饿,敌人驻扎安稳,就要是他们移动起来。
这些都是可以实现“致于人而不致于人”的目的,积小胜为大胜,积小优势逐步变为大优势,这个思维是现代商业合作中,每个优秀的企业家都必须学习掌握的基本功之一。
3、故善攻者,敌不知其所守;善守者,敌不知其所攻。
思考:善于进攻的人,能使敌人不知道该如何防守;善于防守的人,令敌人不知道该怎么进攻。
这也是虚虚实实最好的体现,在进攻的时候,打哪里,什么时候打,打到什么程度,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超出了对手的预判,其实获胜是很简单的事情。
我们结合商业来想一想这个事情,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。你以为我在和你抢市场,其实我已经在抢你的粮草了(抢对手下一步要融资的资金),这些都是我在实战中运用过的方式方法。用战术上的失败辅助战略上的成功,这一招很好用,看官自己琢磨。
4、故我欲战,敌虽高垒深沟,不得不与我战者,攻其所必救也。
思考:这句话本不在我的分享范畴之列,但说的比较具象,对于要实战的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。你想打别人不打,因为有时候是对手占据了主动,他们具备了比较好的优势环境,那么怎么办呢?
那就是要先把自己的心神安稳下来,认真分析对手的排兵布阵,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局,找到对方或者等到对方出现破绽,攻击敌人一定要保护的地方,那么就可以找到机会了。
5、我专为一,敌分为十,是以十攻其一也。
思考:字面意思就是以多打少,我方一万兵对方十万兵,但是对方十万兵分布在二十处,那么我方的进攻本质上是用一万打五千。
背后的辩证法其实更值得学习,兵力之所以薄弱,是因为处处分兵把守,兵力之所以充足,是因为迫使对方处处分兵防备。商业中,聚焦在自己的主要目标上,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投入,才更有助于自己的目标达成。
6、故其战胜不复,而应形于无穷。
思考:每一次胜利,都不是简单的重复,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,变化无穷。在每次打仗之前,都要经过认真缜密的推演,在每次完成交锋之后,都一定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复盘,在分析对方的优劣和得失的时候,也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以便于下一次作战时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。
如果不能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运用战术,即便获得了一次胜利,作为主战团队可能都无法知晓自己真正赢在了什么地方,这样对于团队而言,伙伴们只能看到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完成了目标,却不知道我是如何运用这些办法的背后逻辑,这样子无助于团队的成长。
《虚实篇》全文较于前面几篇内容相对丰富了一些,文中也对虚实的使用做了较多的场景阐述,但在当下的商业环境,还不足以产生实际指导作用。
我在细读本篇的时候,建议还是抓住主要脉络。私以为应用“虚、实”的困难不在于使用,而在于认清,何为虚何为实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这就已经是个很大的问题,认清了自然可以用好,最怕的是自作聪明以为自己“实”的地方实为“虚”,那真是容易造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,所以在使用计谋的时候,还是要如履薄冰。
以上便是今日之习作。